天樞觀察:教練機科研生產基地——洪都航空
來源:云南天樞玉衡
發布時間:2024-01-21
瀏覽次數:1743
我國教練機科研生產基地——江西洪都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的同時具備初、中、高全譜系教練機研制能力的企業。
洪都航空自2000年上市以來,先后經過了一次非公開發行和一次重大資產置換。其中:
2010年非公開發行,洪都航空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25.04億元,收購資產為洪都集團擁有的出口型L15高級教練機等飛機業務及相關資產。洪都集團的飛機業務資產基本進入洪都航空,關聯交易進一步降低的同時,洪都航空也將擁有完整的航空產品研發制造產業鏈。
2019年重大資產置換,洪都航空將零部件業務及相關資產和負債予以剝離;同時置入盈利能力較強導彈業務。在豐富公司產品線的同時,實現了低效資產出清,成功打造了以“教練機+導彈”兩大業務為主的雙輪驅動模式。
江西洪都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唯一同時具備初、中、高級教練機全譜系產品的研制開發和生產制造能力的企業,國內教練機科研生產基地,主要從事教練機系列產品的設計、研制、生產、銷售、維修及服務保障等。
2019年之前,洪都航空聚焦于教練機,主要產品涵蓋初、中、高級教練機的研制與生產;2019年重大資產置換完成后,洪都航空形成了“教練機+導彈”的業務雙輪驅動。
不僅如此,2013年以來,洪都航空先后將子公司洪都置業、沈陽通航、長江通航控股權出售,實現非主業資產出表,進一步聚焦主業。
洪都航空的主要產品包括主要產品為CJ6初級教練機、K8基礎教練機和L15高級教練機。此外,洪都航空還是國內重要的防務產品研制生產基地之一。
飛行訓練系統的核心是教練機,教練機產品根據飛行員在訓練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任務,大致可分為初級教練機、中級/基礎教練機、高級/同型教練機,洪都航空分別對應的產品有CJ-6初級教練機、K8基礎教練機以及L15高級教練機。
作為國內教練機科研生產基地,洪都航空生產的初級教練機——初教-6是我國飛行員搖籃。
初教-6(CJ-6)初級教練機是我國自行研制成功并大量投入使用的第一種教練機,于1958年7月27日首飛,1962年1月定型并生產5架原型機,后交付部隊。60多年來為中國的國防和民用航空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飛行員,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飛行員的搖籃”。
K8基礎教練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標準設計并通過國際合作的方式研制的基礎教練機,于1990年首飛成功。該機具有飛行品質優良、可靠性高、維護性好、全壽命費用低等特點,主要用于飛行員的基礎訓練和部分高級訓練。
L15高級教練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雙發超音速高級教練機,于2006年3月首飛成功。該機具有典型的第三代戰斗機特征,設計采用了大邊條翼氣動布局、高度翼身融合體結構,先進數字飛控電傳系統和基于開放式數據總線技術的綜合航電系統,操縱敏捷,大迎角機動性強,能充分滿足第三代戰斗機飛行員的戰斗入門訓練和戰術基礎改裝訓練。
2019年洪都航空與洪都集團進行資產置換,置入盈利能力較強導彈業務,同時將零部件制造業務置出,實現了低效資產出清,打造了以“教練機+導彈”兩大業務為主的雙輪驅動模式。
YJ-9E導彈可配裝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無人機、水面艦艇和地面發射車,用于打擊小型水面艦艇、地面簡易工事或裝甲車輛等目標。
TL-20導彈可配裝固定翼飛機、無人機,在地面中近距防空火力圈外精確打擊敵野戰指揮所、野戰工事(碉堡、戰壕等)、火炮工事、兵營、掩體工事及基礎結構設施等各類固定戰術目標,兼顧對車輛等移動目標的打擊。
TL-7是一款反艦導彈,導彈可配裝戰斗機、殲擊轟炸機、水面艦艇、岸基發射平臺,用于打擊運動和停泊狀態下的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登陸艦等大中型艦船。其中:TL-7能夠從戰斗機發射(TL-7A),從陸上發射(TL-7B),還能從艦艇上發射(TL-7C)。
TL-17導彈可配裝殲擊機和殲擊轟炸機,用于對敵配置在縱深的高價值大中型地面戰役戰術目標的精確打擊,主要包括指揮通訊中心、機場設施、港口設施、庫房、橋梁、交通樞紐、停泊的艦船等固定目標。據Wikipedia介紹:TL-7即是KD-88的出口軍貿版本。
KD-88導彈是在C-802反艦導彈基礎上開發的,采用復合制導方式,最大射程與美國AGM-84“斯拉姆”空地導彈相當,這意味著解放軍戰機今后不必闖入熾烈的敵對空火力網,就能對敵目標加以“外科手術式打擊”。
鷹擊-91(YJ-91)導彈是中國第一種高速反輻射/反艦導彈。鷹擊-91導彈明顯的優點是威力大高速、射程遠,能有效地攻擊使用相控陣制導雷達的大型水面艦艇。
2000年,洪都航空的主營產品為K8噴氣式教練機、海燕螺旋槳飛機和農林多用途飛機,銷售以國際市場為主。IPO募投項目包括飛機生產線技術改造、航空零部件生產技術改造、航空產品改進改型、航空產品研發試驗、補充生產規模擴大后所需流動資金等五大類共十一個項目。
2000年11月16日,洪都航空發行了首期A股股票,成功在A股上市。洪都航空IPO發行預計募集資金89,880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公司實際募集資金為873,988,774.22元。各募投項目的投資規模及投資回收期如下表所示:
噴氣教練飛機是培訓飛行員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訓練機種。為滿足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高飛機制造質量,確保交付進度,洪都航空擬對現有K8飛機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達到年生產交付30架K8飛機的能力。
K8飛機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9,000萬元,技改期為兩年,投資回收期5年,預計產生效益時間為2002年,達產后年新增銷售收入33,600萬元,年新增稅后利潤8,158萬元,項目投資利潤率25.4%。
N5A飛機是洪都航空為適應市場需求而自行設計研制的農林專用飛機。海燕飛機則為洪都航空開發較早的初級教練機,具有優良的飛行性能和操縱品質。為改善和擴充農5A飛機及海燕飛機的生產設施,公司擬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形成年產N5A飛機和海燕飛機各50架的能力。
農林多用途飛機、海燕螺旋槳飛機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13,520萬元,技改期為兩年,投資回收期四年,預計產生效益時間為2002年,達產后年新增銷售收入10,800萬元,年新增稅后利潤4,356萬元,項目投資利潤率28.9%。
為滿足轉包生產的批量和質量要求,擬擴大公司轉包業務規模。
轉包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2,992萬元,技改期為1年,投資回收期4.6年,預計產生效益時間為2001年,達產后年新增銷售收入2,343萬元,年新增稅后利潤659萬元,項目投資利潤率23.7%。
飛機氣動外形主要由鋁合金蒙皮構成,為了保證飛機氣動外形的準確度,要求飛機蒙皮零件必須有較高的成形加工質量。洪都航空為滿足公司三種型號飛機蒙皮零件成形質量要求,必須引進一臺專用蒙皮拉型機床。
引進飛機蒙皮拉型機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2,950萬元。該項目可滿足公司各型飛機蒙皮零件的成形質量要求,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飛機整機產品銷售效益上。同時該設備還可以用于轉包和國內協作件生產,并由此取得經濟效益。該項目預計從2001年開始取得綜合效益。
為保持洪都航空的技術專長,擴大國內協作加工收入,公司擬對航空零部件協作加工進行技改。
項目固定資產投資2,930萬元,技改期為1年,投資回收期4.21年,預計產生效益時間為2001年,達產后年新增銷售收入1,003萬元,年新增稅后利潤426萬元,項目投資利潤率13%。
航空產品改進改型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0,500萬元。該項目包括三個型號的改進改型內容:
L8飛機是先進成熟的教練機,用該機型來改型研制電傳教練機,周期短,投資省,風險小,可使L8飛機形成系列類型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需要。
項目投資4,500萬元,項目實施周期為30個月,保本產量為11架,從生產第12架改型飛機開始盈利。預計產生效益時間為2002年。
N5A飛機改型和取FAA型號合格證項目針對國內西北高原地區和北美地區的使用環境,對N5A飛機做出多項適應性改型改進,并申辦FAA型號合格證。
項目擬投資3,000萬元,項目實施周期為20個月,保本產量為100架,從生產第101架改型飛機開始盈利。預計產生效益時間為2002年。
海燕飛機是由洪都集團公司自行開發的初級教練機衍生而來,該機性能價格比有優勢,能進行全特技飛行,在國內外民機市場上有廣闊前景。改型后的海燕飛機可作為航空俱樂部用機、特技表演用機和體育運動用機,還可用于郵政快遞、物探、遙感、航測航攝、影視廣告、巡邏支援和海監漁監等廣泛領域。
項目擬投資3,000萬元,項目實施周期為20個月,保本產量為100架,從生產第101架改型飛機開始盈利。預計產生效益時間為2002年。
航空電子試驗室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2,967萬元。
洪都航空擬建立自己的航空產品研發體系,保證較強的技術與產品創新能力,提高企業在國際國內航空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力,保障公司生產經營可持續發展。航空研究發展中心項目總投資2,800萬元。
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用于技術改造、產品開發等項目后,公司生產經營規模將成倍提高,現有流動資金將遠遠不能滿足日常生產經營需要。因此,隨著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洪都航空計劃補充流動資金30,200萬元。
2010年,洪都航空按照26.58元/股的價格,向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9名投資人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95,396,570股,募集資金總額為2,535,640,830.60元,扣除發行費用31,630,844.45元后,公司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2,504,009,986.15元。
其中,定增對象中航科工是洪都航空的控股股東,洪都集團亦為洪都航空關聯方,三家公司之間的股權控制關系結構圖如下:
洪都航空本次所募集資金將用于收購業務資產、技術改造等多個項目,具體如下:
洪都航空201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原則上不超過250,401萬元,所募集資金將用于以下項目的投資:
對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凈額不足上述項目募集資金擬投資額的部分,洪都航空將通過自籌資金解決。
洪都航空本次擬收購資產為洪都集團擁有的出口型L15高級教練機等飛機業務及相關資產,主要包含洪都集團下屬機電國際分公司、工裝工具分公司、標準件分公司、飛機裝配設備、飛機飛行試驗設施、飛機研發試驗資產、昌南工業園資產等。
中瑞岳華對目標資產模擬的2008年12月31日、2009年6月30日的資產負債表及其附注進行了審計,經審計的模擬資產負債表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中瑞岳華對目標資產模擬的2008年末及2009年上半年的資產負債表及其附注進行了審計,中資評估則對飛機業務及相關資產截至2009年上半年的資產及負債狀況進行評估,具體財務及評估情況如下表所示:
收購上述資產后,洪都集團的飛機業務資產基本進入洪都航空,可進一步完善公司的飛機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產業鏈,公司“研發-試造(機體、工裝、配套、總裝、試飛)-批產”整個飛機研發制造產業鏈將更加完備,從而進一步實現生產經營的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同時洪都航空的飛機產品線將更加的豐富,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將得到進一步增強。
出口型L15高級教練機批生產能力建設技術改造項目是洪都航空為了進行出口型L15高級教練機批生產能力建設而進行的技術改造。項目重點解決公司未來主要產品之一L15型高級教練機產品加工及檢測能力的不足以及生產輔助面積和售后服務面積不足的瓶頸問題,保證關鍵工藝和工序設備的先進性,促進飛機制造的技術進步,滿足產品生產規模的要求。
項目計劃為此新增各種工藝設備123臺(套)(其中進口設備43臺),新建廠房面積51,510平方米,形成年產10架出口型L15高級教練機的生產能力。
項目預計建設投資總額約78,905萬元(含3,930萬美元),其中:建筑工程費16,936.50萬元,設備購置費52,179.47萬元,設備安裝費550.54萬元工程其他費用3,393.37萬元,預備費用5,844.79萬元。項目建設期為3年,第4年投產,并于第6年達到設計生產能力。
按洪都航空現有規模測算,預計項目達產年可實現增量年銷售收入10億元,可實現增量利潤總額16,040萬元,增量稅后利潤13,634萬元,增量投資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0.0%,增量投資稅后投資回收期為11.2年。
國外航空產品轉包生產技術改造項目生產產品為飛機艙門、機頭、機翼等。
本次技術改造主要解決影響轉包生產的瓶頸問題,同時在關鍵設備選型方面,適當考慮兼顧后續可能承接的大型飛機轉包項目的需要。
國外航空產品轉包生產技術改造項目由新增的23臺(套)工藝設備、新建的6,000平方米廠房以及利用公司現有的部分相關設備、生產廠房以及公用輔助設施等組成。
項目預計建設投資總額約30,395萬元(含2,045.73萬美元),其中:空客投資項目4,200萬元,建筑工程費2,440萬元,設備購置費20,892.44萬元,設備安裝費266.75萬元,工程其他費用883.27萬元,預備費用1,711.75萬元。項目建設期為3年,第4年投產,并于第7年達到設計生產能力。
按照洪都航空現有規模測算,預計 項目達產年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4,834萬元,利潤總額4,528萬元,稅后利潤3,849萬元,全部投資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0.0%,全部投資稅后投資回收期為10.8年。
噴氣式高端公務機研制項目主要承擔新型噴氣式高端公務機的研制和開發工作。
洪都航空噴氣式高端公務機研制預計總投入446,372萬元,建設期為6年,第7年投產,并于第11年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研制工作將分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進行噴氣式高端公務機前期研發,完成全機電子樣機制作,達到可進入詳細設計階段,投入資金預計為32,875萬元;
第二階段進行飛機詳細設計,完成樣機制造并進行各類試驗試飛及適航取證,投入資金預計為295,387萬元;
第三階段進行小批生產條件保障建設轉入小批生產,將開展廠房建設、技改投資等,以保證飛機在適航取證后能夠及時投入小批生產,投入資金預計為118,110萬元(含45,000萬元新增建設投資及相應流動資金)。
項目研制周期共計24個月,投入經費預計為32,875萬元,全部使用募集資金投入。投入經費預算包括設計費3,200萬元、專用費6,050萬元、材料費5,510萬元、外協費2,800萬元、燃料動力費400萬元、固定資產使用費1,399萬元、工資及勞務費7,644萬元、管理費等合計5,872萬元。
待項目完成后,洪都航空將轉入前述研制工作后續階段內容,待噴氣式高端公務機按期研制出來并形成生產能力后,按企業現有規模測算,預計達產年可實現增量年銷售收入750,360萬元,可實現年增量利潤總額102,661萬元,年增量稅后利潤87,262萬元,增量投資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0.02%,增量投資稅后投資回收期為12.55年。
N5B型農林多用途飛機批生產能力技術改造項目主要承擔N5B型農林多用途飛機的轉批生產任務,生產綱領為年產整機30架份。
項目預計建設投資總額約13,645萬元(含1,066萬美元),其中:設備購置費12,107.13萬元,設備安裝費96.86萬元,工程其他費用425.99萬元,預備費用1,010.45萬元。項目建設期為2年,第3年投產,并于第5年達到設計生產能力。
按企業現有規模測算,預計本項目達產年可實現增量年銷售收入15,000萬元,可實現增量利潤總額1,073萬元,增量稅后利潤912萬元,增量投資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8.4%,增量投資稅后投資回收期為11.0年。
國內航空產品協作生產技術改造項目主要解決影響航空產品協作生產中的瓶頸問題,同時在設備選型方面,兼顧考慮公司自有產品加工的需要,建設內容主要是購買生產用工藝設備。
項目主要由新增的4臺金屬切削設備(含進口設備2臺)和1臺檢測設備以及利用公司現有的部分相關設備、生產廠房以及公用輔助設施等組成。預計建設投資總額為約4,950萬元(含460萬美元),其中購置費4,360.6萬元,設備安裝費28.82萬元,工程其他費用195.91萬元,預備費用366.83萬元。
項目建設期為2年,第3年投產,并于第5年達到設計生產能力。按企業現有規模測算,預計本項目達產年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4,500萬元,利潤總額1,216萬元,稅后利潤1,034萬元,全部投資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0.8%,全部投資稅后投資回收期為10.8年。
新初級教練機研制保障條件建設技術改造項目總目標定位在“提高新研產品試驗驗證能力”的主方向上,建設投資的資金主要用于購買生產急需的先進試驗、檢測設備和用于工程建設。
項目建設投資預計約4,100萬元(含240.80萬美元),其中設備購置費3,165.63萬元,設備安裝費474.84萬元,工程其他費用156.51萬元,預備費用303.76萬元。
提高通用航空營運能力技術改造項目的建設內容主要是為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長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新配置2架Y12型飛機以及部分與之配套的機場設備、新建建筑面積約1,750平方米的通航綜合辦公樓,以提高洪都航空通用航空營運能力,滿足江西省及周邊地區的通航業務需求。
洪都航空通過收購長江通航、沈陽通航,與自身業務形成了研發、生產、營運的一條龍產業,本次通過對長江通航進一步增資購置相應的飛行器,加強核心企業的競爭力,有利于進一步開展通航產業的布局,為下一步實現公司“大通航”戰略打下良好的基礎。
項目預計建設投資總額為4,996萬元,其中:建筑工程費270萬元,設備購置費4,145.18萬元,工程其他費用210.64萬元,預備費用370.07萬元。本項目建設期為1年,第2年投入運營。正常運營當年可實現營業收入2400萬元,利潤總額714萬元,稅后利潤607萬元,全部投資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0.6%,全部投資稅后投資回收期為8.3年。
洪都航空擬通過以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對控股子公司長江通航進行增資的方式實施本項目。
洪都航空持有長江通航76.19%的股權,為長江通航控股股東,洪都集團持有長江通航23.81%的股份,因此該行為構成關聯交易。2009年8月18日,洪都航空及洪都集團、長江通航三方已就上述增資長江通航事宜共同簽署了《增資協議》,洪都航空擬以4,996萬元人民幣向長江通航增資,增資后,長江通航注冊資本由1,050萬元人民幣增加至6,046萬元人民幣,洪都航空持有的長江通航注冊資本比例達到95.87%。
根據中資評估對長江通航截至2009年6月30日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出具的中資評報字[2009]第141號《資產評估報告書》,在持續經營前提下,相關評估結果見下表:
特設基礎條件補充建設技術改造項目建設的目標主要是使公司的特設檢測技術水平和能力滿足公司將進行的出口型L15型高級教練機轉批生產、K8系列教練機和N5系列農林多用途飛機改進改型并轉批生產等飛機批產技術改造項目的生產計劃所需,為高品質的產品提供可靠的保障。
項目建設投資預計約4,950萬元(含11萬美元),其中設備購置費4,371.31萬元,設備安裝費43.71萬元,工程其他費用163.9萬元,預備費用366.31萬元。
理化計量基礎條件補充建設技術改造項目的建設目標主要是使公司的理化計量技術水平和能力滿足公司將進行的出口型L15型高級教練機轉批生產、K8系列教練機和N5系列農林多用途飛機改進改型并轉批生產等飛機批產技術改造項目的生產能力所需,為高品質的產品提供可靠的保障。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增主要工藝設備儀器45臺(套),其中理化設備25臺(套)、計量設備20臺(套)。項目建設投資預計約4,585萬元(含455.55萬美元),其中設備購置費4,039萬元,設備安裝費40.39萬元,工程其他費用163.31萬元,預備費用339.42萬元。
洪都航空自2000年通過首次公開發行融資后,未再進行過股權融資,本次根據公司發展需要,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補充公司流動資金16,000萬元。
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30日,公司注冊資本46.44億元,公司于2003年10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2357)。
中航科工主要通過旗下子公司進行營運,主營業務包括航空業務和汽車業務兩大板塊,2006、2007、2008年度中航科工分別實現171億元、165億元、164億元營業額。
截止2008年末,中航科工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所示:
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89年12月19日,公司注冊資本70,472萬元,是中航工業下屬的特大型骨干企業,前身是南昌飛機制造公司。
洪都集團目前已成為我國航空產品、摩托車及發動機、紡織機械等機電產品科研、生產、經營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集團。2006、2007、2008年度洪都集團分別實現20.66億元、25.16億元、29.11億元營業收入。
截止2008年末,洪都集團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所示:
在總股本方面,本次發行前,洪都航空總股本為3.528億股;本次發行后,洪都航空增加了95,396,570股優先受條件股份,總股本達到了4.48億股。
在業務結構方面,洪都航空始終專注于航空產品制造及通航服務業務。本次發行后,洪都集團的飛機業務資產基本進入洪都航空,關聯交易進一步降低的同時,洪都航空也將擁有完整的航空產品研發制造產業鏈,同時生產技術水平將得到較大提高、產品線將更加豐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順利推進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在飛機制造領域、航空產品轉包生產領域以及通航服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2019年,洪都航空將零部件制造業務及相關資產負債作為置出資產轉讓給洪都集團;洪都集團擬將其導彈業務及相關資產、負債作為置入資產轉讓給洪都航空;置入資產與置出資產的差額部分由一方向另一方以現金方式補足。
截至2018年11月30日,洪都航空擬置出資產的資產總額為460,818.01萬元,負債總額為247,132.39萬元,凈資產為213,685.62萬元;擬置入資產的資產總額為139,957.25萬元,負債總額為10,163.86萬元,凈資產為129,793.39萬元。
根據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及有權國有資產監管部門確認,截至評估基準日2018年11月30日,本次置出資產的評估值為220,846.23萬元,置入資產的評估值為136,242.45萬元。
置出資產與置入資產的差額84,603.78萬元將由洪都集團以現金方式向洪都航空補足。
洪都航空擬置出資產主要為零部件制造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主要包括熱表處理廠、鈑金加工廠、鉗焊液壓附件廠、復合材料廠、機械加工廠、部件加工廠、數控機加廠、附件機加廠、工裝工具制造廠、設備能源中心等零部件生產車間及相應的配套設施設備,相關的經營性負債及金融負債。
截至基準日2018年11月30日,洪都航空擬置出資產的資產總額為460,818.01萬元,負債總額為247,132.39萬元,凈資產為213,685.62萬元。
根據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號《專項審計報告》,置出資產最近2017年及2018年1-11月經審計財務數據如下:
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采用資產基礎法對置出資產進行了評估。置出資產賬面價值213,685.62萬元,評估值為220,846.23萬元,評估增值7,160.61萬元,增值率為3.35%。
本次交易擬置入資產主要為洪都集團的導彈業務及相關資產、部分廠房及相應的經營性負債,主要包括飛龍機械廠及相應配套設施,相關的經營性負債。
截至2018年11月30日,本次擬置入的資產總額為139,957.25 萬元,負債總額為10,163.86 萬元,凈資產為129,793.39 萬元。
根據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號《專項審計報告》,置入資產最近2017年及2018年1-11月經審計財務數據如下:
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分別采用資產基礎法和收益法對置入資產進行了評估,最終選擇資產基礎法評估結果作為評估結論。截止評估基準日,置入資產賬面價值129,793.39萬元,評估值136,242.45萬元,評估增值6,449.06萬元,增長率為4.97%。
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89年12月19日,公司注冊資本70,472萬元,是中航工業下屬的特大型骨干企業,主要從事軍用教練機試飛、交付和服務保障,導彈等防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服務保障等業務。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洪都集團經審計的資產總額為1,240,179.10 萬元、所有者權益合計為226,738.59 萬元,2018年度營業收入為333,929.29 萬元,凈利潤為-63,614.48 萬元。
通過本次資產置換,洪都航空將零部件業務及相關資產和負債予以剝離;同時,公司將新增盈利能力較好的導彈業務,豐富公司產品線,有利于公司增加收入來源、提高盈利能力。
此外,洪都航空將獲得洪都集團支付的84,603.78萬元現金,有利于提升公司主營業務的研發設計能力、生產經營所需的款項支付、補充流動資金等。
2013年,洪都航空將所持有江西洪都新府置業有限公司48.53%的股權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以公開掛牌方式進行轉讓,掛牌價為157,983,882.58元人民幣。掛牌期間,征集到自然人林世國一個受讓方,交易價款為人民幣15,800.00萬元。
洪都新府成立于2011年3月,由洪都航空、福建海天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自然人林世國三方共同出資設立;2013年2月,林世國收購了福建海天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所持洪都新府18.14%的股權,持股比例上升至51.47%。本次掛牌轉讓之后,洪都新府將成為林世國個人獨資公司。
根據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江西洪都新府置業有限公司審計報告》,截止2013年6月30日,洪都新府資產總計29,983.68萬元,負債合計20.54萬元,凈資產29,963.14萬元,資產負債率99.93%,2013年1-6月凈利潤421.84萬元。
截止2013年6月30日,洪都新府的凈資產賬面值是29,983.69萬元,洪都新府48.53%的股權對應的賬面價值應為14,551.08萬元,相較產權交易標的價值,即本次掛牌價格為15,798.39萬元人民幣,增值了8.57%。
2014年,洪都航空將所持有沈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81.96%的股權在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
沈陽通航于2000年12月20日注冊成立,公司注冊資為1,300萬元,其中洪都航空出資1065.5萬元,占注冊資本的81.96%;沈陽市蘇家屯區農用航空站出資234.5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8.04%。
沈陽通航經營范圍包括(丙類)飛機播種、空中施肥、空中噴灑植物生產調節劑、空中除草、防治農林業病蟲害、草原除鼠;防治衛生害蟲、航空護林、空中拍照;(乙類)在東北三省范圍內經營航空攝影、空中廣告、氣象探測、科學實驗、城市消防、空中巡查。
2011-2013年度沈陽通航的主要財務數據匯總如下表所示:
2015年3月20日,洪都航空所持沈陽通航81.96%股權按照2,535.22萬元的價格出售給了法庫融信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本次出售產生的損益共計7,368,206.84元。
2021年3月,洪都航空擬將所持江西洪都國際機電有限責任公司40%股權通過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與此同時,擬將所持有的國際機電10%股權以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國際機電員工持股平臺。
國際機電成立于2011年7月29日,注冊資本1億元,主要從事航空、航天產品的生產、加工及地面設備設計、生產、服務等。
本次轉讓前,國際機電的股權結構如下圖所示:
2017年至2020年4月末,國際機電的主要財務情況如下表所示:
根據上海東洲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國際機電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顯示,以2020年4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國際機電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人民幣114,560,530.67元,評估增至了4.10%。
持有國際機電15%股權的股東廈門中游投資有限公司放棄本次交易的優先受讓權。
2021 年5月21日,洪都航空按照4600萬元的價格,將持有的國際機電40%股權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交易程序轉讓給共青城航鑫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并簽署了《產權交易合同》。
本次成交價格相較40%評估價值4,582.42萬元增加了0.38%。
2021 年6月1日,洪都航空按照1150萬元的價格,將持有的國際機電10%股權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國際機電員工持股平臺共青城洪航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雙方簽署了《關于江西洪都國際機電有限責任公司10%股權轉讓合同》。
本次成交價格相較10%評估價值1,145.61萬元增加了0.38%。
上述交易完成后,洪都航空仍持有國際機電35%的股權,國際機電也仍然并表洪都航空。
洪都航空擬在產權交易所以公開掛牌方式對持股76.19%的江西長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實施增資擴股,引入一名投資方。
江西長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2月9日,公司注冊資本1,050萬元,主要從事航空攝影、海洋監測、漁業飛行、城市消防、空中巡查等業務。
本次增資擴股前,長江通航的股權結構圖如下圖所示:
2021年至2022年三季度,長江通航的主要財務情況如下表所示:
洪都航空原計劃本次對長江通航的增資擴股募集資金不低于1,950萬元,新股東的持股比例不低于65%。
公開掛牌期滿后,南昌普萊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有意向參與長江通航的增資擴股,但擬增資金額為1,150萬元。
故此,經洪都航空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引入南昌普萊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為長江通航本次增資擴股的最終投資方;長江通航本次增資擴股增資金額由1,950 萬元變更為1,150萬元,投資方持股比例由65%變更為51%。其中:1,093萬元計入長江通航注冊資本;57萬元計入長江通航資本公積,由新老股東按各自持股比例共同享有。
增資后,長江通航股權結構如下圖所示:
南昌普萊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13日,注冊資本500萬元,分別由自然人萬建雄、袁鋒持股51%和49%。公司主要從事測繪服務,通用航空服務,民用航空器維修,建設工程設計等業務。
本次增資擴股完成后,長江通航將不再納入洪都航空合并報表范圍。
截止2023年三季度末,洪都航空總資產153.87億元,負債總額101.14億元,公司總體資產負債率65.73%,較2022年年末下降了3.52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伴隨著歷次公開發行與重大資產置換,洪都航空的資產負債都會上一個臺階,資產負債率也逐步攀升。2021年以來,洪都航空的資產負債率開始呈現緩慢下降的態勢。
洪都航空的營業收入在2022年達到上市以來的峰值,實現72.51億元的營收,當年毛利率為2.69%。2023年前三季度,洪都航空實現營業收入19.1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0.15%;毛利率為4.64%。
2005年至2023年三季度,洪都航空的毛利率逐年下滑。
從凈利潤來看,洪都航空截至2023年末,僅實現凈利潤889.21萬元;相反是在非公開發行及重大資產重組之前的2009年實現了公司上市以來凈利潤峰值1.97億元;從凈利率來看,洪都航空的凈利率一路下滑,截至2023年三季度,公司的凈利率僅為0.47%,是繼2016年以來的又一低谷。
截至2023年三季度,洪都航空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538.82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了61.43%。
(三)四項費用情況
2011-2019年期間,洪都航空的四項費用之和保持在2億元上下,2020-2022年,四項費用之和下降至1.5億元左右;截止2023年前三季度,四項費用之和大幅降低,僅為0.77億元。
在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方面,2021年全年,洪都航空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1.42億元,2022年則實現凈流入近2.21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1.14億元。
此外,2005年至2023年三季度末,19年間,洪都航空有9年的經營活動現金都呈現凈流出的情況。
相比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大幅波動,除2021年公司投資產生的現金凈流入9.02億元外洪都航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則相對平穩。
在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方面,2019年以來,洪都航空籌資活動持續凈流出,其中,2021年凈流出5.51億元為2005年以來的的峰值;2002年公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近1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0.42億元。
2005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洪都航空累計支付各項稅費4.39億元,其中2022年上繳各項稅費1,079.27萬元;2023年前三季度,洪都航空支付各項稅費2,069.24萬元。
(六)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的情況
截止2022年末,洪都航空在職員工人數共計1,934人,員工人均創收374.90萬元,人均創利7.28萬元。
洪都航空人工人數隨公司歷次重大事件而出現大幅變動:2010年公司非公開發行后,員工人數由2009年的4,105人上升至2010年的8,284人,增幅為101.80%;2019年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后,員工人數則從2018年末的6,681人驟降至2,301人,降幅為63.93%。2009年以來,洪都航空的員工人數基本保持穩定。
、
此外,2019年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后,洪都航空員工人均創收實現大幅度增長,且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實現人均創收均超過370萬元,是重大資產置換之前(2018年)的8倍。
與人均創收相同,2019年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后,洪都航空員工人均創利均超過5萬元,是2005年以來的峰值狀態。
從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來看,公司的用工成本不斷攀升,截至2022年末,公司用工成本為24.34萬元/人/年。
六、公司股票的市場表現
縱觀洪都航空歷年股價走勢圖,公司每逢重組等重大事項發生時,均有一波上漲行情,但非公開發行或重大資產置換完成后,公司股價基本又回到原地。
截止2024年1月17日收盤,洪都航空股價收于17.16元/股,公司總市值123.1億元;2024年以來的12個交易日,洪都航空的股價已累計下跌18.94%。
但總體來看,洪都航空的股價總體走勢均強于上證指數。
0871-63190078